您当前的位置 : 客家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栏目 > 党史百讲

【党史百讲】第九十五讲 苏区精神内涵解读之二:求真务实

2012-12-16 09:13    来源: 中国赣州网
关注客家新闻网

第九十五讲 苏区精神内涵解读之二: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苏区精神的精髓。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鲜明特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苏区精神最本质的内涵是思想路线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坚持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和实行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内一部分人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十分盛行。1927年“左”倾盲动错误把俄国城市武装暴动绝对化,盲目地要求一些地区举行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193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制定了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在1931年1月召开的党的六届四中全会扩大会上,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对苏区的革命战争和各项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和危害。

  毛泽东对此深恶痛绝,坚决反对,并十分注重深入实际,调查了解中国社会实际情况,从中国实际出发指导中国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理论概念和基本思想,最早是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提出的。1930年5月,毛泽东在进行“寻乌调查”后,写下了著名的哲学著作《调查工作》(后改题为《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并鲜明地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调查工作》写出后,当时就在寻乌县城油印成小册子,发至红四军党内学习。1931年4月2日,毛泽东在宁都县又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向红军各级政治部、地方各级政府发出《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进一步提出:“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在赣南苏区除作了“寻乌调查”外,还作了“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大量农村调查,强调要教育党员干部重视调查研究,要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方法,并亲自为红军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人员制定了详细的社会调查大纲,设计各种调查表格,详细交代调查中应注意的事项。

  苏区时期,党的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政策,红军第一至四次反“围剿”的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战术,根据地党和政权建设、经济文化建设等正确的方针政策,等等,正是通过调查研究,不断总结苏区干部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率先垂范和倡导影响下,1929年至1932年春,中央苏区的各级党政军机关掀起调查研究的热潮,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作风。党的七大所概括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皆渊源于在赣南苏区的革命实践。毛泽东在苏区时期提出的“思想路线”的理论概念及其基本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完整概括形成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赣南苏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贯穿于中央苏区斗争的全过程。

  苏区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实践证明,求真务实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哲学命题,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武器,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该锤炼的政治品格。

  (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办供稿)

[责任编辑: 王宗]
推荐新闻

 视觉

    版权说明 赣州市融媒体中心 市民服务投诉热线:0797-812208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 ICP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2023016447号 
    赣州市融媒体中心 WWW.NEWS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