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讲】第三十九讲 中共苏区中央局江口会议召开,红军东路军和西路军组成

第三十九讲 中共苏区中央局江口会议召开,红军东路军和西路军组成
中央红军攻打赣州战受挫后,按照中革军委的命令,攻赣红军部队于1932年3月7日傍晚全部撤离阵地,3月8日开至赣县江口一带进行休整、补充。
这次红军攻打赣州的结果,不出毛泽东所料。历时33天攻赣行动,不仅未能攻克赣州,而且造成主力红军3000多人伤亡,致使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张赤男,红五军团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政委欧阳健等10名师团级干部牺牲,以及红一师师长侯中英被俘遇害的严重后果。
为了总结攻打赣州的经验教训,确定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针,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从瑞金赶到前线,中革军委还电请在瑞金东华山养病的毛泽东火速赶往前线决策。3月9日至13日,在赣县江口镇江口塘村上曾屋小组的中革军委驻地,由周恩来主持召开了有苏区中央局成员、中革军委成员及红军各军团主要负责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滕代远、葛耀山、邓萍、袁国平、肖劲光、董振堂、赵博生、刘伯坚、何长工、左权等参加的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史称江口会议)。会议首先分析和总结了红军攻打赣州城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听取各军团首长关于攻城情况的汇报后,对攻赣的重大伤亡和造成红军政治声威的严重损失,感到无比愤慨,严厉地批评了攻打赣州的军事错误。中央局也认为再攻城于己不利,而同意先撤兵赣州,但却不同意毛泽东对攻赣错误的批评。那些原先积极主张攻赣的人们,也拒不承认攻打赣州是错误,仍然认为“红军这次攻赣,是依照中央和中央局的决议,在政治上完全是正确的,……如果认为这次失败是立三路线,那便是不了解目前的政治形势,对政治形势估量不足。那便是不了解夺取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对中心城市之夺取的过分恐惧,那便是反立三路线为掩盖的右倾机会主义,我们应该给这个右倾机会主义以致命打击。”
在当时左倾错误横行之时,攻赣失败还不能批评。批评了就是“右倾机会主义”和“失败情绪”。这种混淆是非的结论,只能使临时中央的左倾错误在今后的军事行动中得到进一步的贯彻执行。
红军今后的行动方针是会议的中心。与会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明了苏区和红军实际情况,善于从实际出发的毛泽东在会上主张红军主力应向赣东北及闽北、浙江、苏南等敌人力量比较薄弱和空虚的地区发展,一方面可以延缓敌人对苏区的“围剿”,使根据地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可以使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连成一片。同时,以抗日民族革命的口号声援上海“一•二八”事件,推动全国抗日运动。但与会的大多数人因受临时中央“争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方针的影响,却从自己的一厢情愿出发,主张红军应在赣江东、西两岸活动,将赣江两岸苏区联成一片,以便包围赣州、吉安、樟树,并夺取这些中心城市,来争取江西的首先胜利。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中央局否认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而同意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以红一、五军团组成红军中路军,在赣江东岸活动,先北上赤化宜黄、乐安等地,再攻打抚州;以红三军团组成红军西路军,开赴赣江西岸的上犹、崇义一带,赤化湘赣边界各县,并向北发展进逼吉安。
为便利指挥作战,中革军委还于3月12日发出了《重编一、三、五军团训令》,决定:(一)以第四军、第十五军编为第一军团,林彪为总指挥,聂荣臻为政委;王良为红四军军长,罗荣桓为政委;黄中岳为十五军军长,左权为政委。(二)以第五军、第七军、第十四军编为第三军团,彭德怀为总指挥,滕代远为政委,陈宗实为总经理处长。邓萍为五军军长,耿万敌为参谋长;龚楚为七军军长,赵博生为十四军军长,黄火青为十四军政委;(三)以第三军、第十三军编为第五军团,季振同为总指挥,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肖劲光为政委,周子昆为参谋长。徐彦刚为三军军长,葛耀山为政委;董振堂为第十三军军长,何长工为政委。3月15日又任命陈奇涵为红一军团参谋长,罗荣桓为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江口会议后,红军西路军在彭德怀、滕代远的指挥下按原定计划向河西之上犹、崇义、遂川地区挺进。
红军中路军在林彪、聂荣臻指挥下,3月16 日从赣县长洛出发向宁都行动。途中,随中路军行动的毛泽东提出红一、五军团应向东入闽西工作一时期,并做通了林彪、聂荣臻的思想工作。3月21日,林彪、聂荣臻联名致信中革军委主席朱德,表示同意毛泽东的意见,拟将红军中路军改为东路军,决定红一、五军团在闽西活动一时期筹足款项后,再返回江西继续沿赣江北上,进攻抚州、南昌。
3月27日至28日,周恩来在瑞金召开苏区中央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重新研究中路军行动方针。会上,毛泽东的建议被苏区中央局采纳。会议同意中路军改为东路军,先入闽活动一个时期,任务是消灭闽西敌军和侵入闽西的国民党粤军陈济棠部,巩固闽西苏区,同时指出这只是“临时行动”,待任务完成后仍继续执行“夹江而下”,夺取吉安、抚州、南昌的任务。会上,周恩来还同意决定毛泽东以中央政府主席身份,随东路军入闽,指挥作战。月底,红一军团抵长汀。随后,红一军团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发起攻打龙岩、漳州战斗,全歼国民党第四十九师张贞部两个旅,俘敌2674人,缴枪2131支,炮6门,子弹13万发,炮弹4900发,取得重大胜利,并筹集了大批银洋和军用物资。漳州战役虽然取得重大胜利,却被左倾错误路线执行者指责为耽误了北上攻取中心城市的时间。加上毛泽东对红军攻打赣州战役的批评,毛泽东向赣东北发展的提议,都加深了中共临时中央对毛泽东的不满。这些因素都成为同年10月宁都会议,剥夺毛泽东军事指挥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后来历史的发展却证明只有毛泽东的意见才是苏区发展正确的方向。时隔30多年后,朱德对江口会议否决毛泽东向赣东北发展的正确意见,仍未忘怀,他仍把毛泽东的建议当作是仙人指路。他于1964年2月9日写过一首五言诗,诗曰:
不听仙人指,寻求武夷巅。
越过仙霞岭,早登天台山。
赣闽成一片,直到杭州湾。
出击求巩固,灭敌在此间。
(市委党史办供稿,胡日旺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