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讲】第三十讲 红军第三次反“围剿”中隐蔽休整与反攻战役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红军抓住战机,连续取得了莲塘、良村、黄陂三战胜利,共计歼敌一万余人。一直在寻找红军主力决战的蒋介石终于发现红军主力就在黄陂附近。于是,他急令各路进剿军纷纷掉头,朝黄陂、小布地区合围过来,妄图包围黄陂,全歼红军主力于黄陂。
此时,红军又一次陷入敌三面包围的险境之中。该怎样摆脱敌人呢?足智多谋的毛泽东一面命令部队开进大山之中隐蔽休息,一面与朱德等人商量,决定将计就计,派出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率两个师的兵力佯装红军主力,故意扬旗吹号、大摇大摆朝乐安方向前进,并全力袭占乐安县城,诱骗敌军全部尾随东向;而在敌人纷纷向东急追之时,红一方面军主力则于8月16日晚,偃旗息鼓,衔枚疾走,掉头西进,连夜冒险秘密穿过敌第一军团和第二路进击军之间20华里间隔地带,第二次跳出敌军重围,安全转移到兴国西北的白石、城岗和枫边地区,隐蔽休整。原先隐蔽在高兴长龙山区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机关以及项英、任弼时等领导同志,也转移到白石,与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会合。8月21日,苏区中央局在白石地区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等文件。鉴于项英指导战争缺乏经验,工作又缺乏魄力,任弼时提议由毛泽东担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获得中央局成员多数通过。一个多月后,10月11日苏区中央局致电中共临时中央报告这一人事变动,得到临时中央批准。
被红十二军东诱而去的国民党军,直到8月底在宁都南团合围红军扑空,才发觉上当受骗!待到敌军重新转头向西,朝兴国扑来时,红一方面军主力早已转移到兴国,从容休整半个多月时间,正养精蓄锐。为使红军能有更多的休息时间,毛泽东、朱德又率全军继续向西转移到兴国隆坪、茶园、永丰地区,红一方面军总部和苏区中央局等机关则移驻赣县的白鹭圩。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白鹭召开红军军以上首长会议,总结了反“围剿”前3仗的经验教训,研究下一步反攻作战方案。红十二军完成诱敌东向任务后,也于8月底安全返回宁都休整。
红军主力在兴国、赣县休整期间,得到当地苏区群众的热情慰劳和支持。红军独立四师、独立五师、独立六师和各县游击队积极活动,截断敌人的后方补给线,迫使敌人断粮缺盐,叫苦不迭。
从7月至9月初,侵入赣南苏区的国民党“进剿”军东扑西窜,狼奔豕突,不仅没有找着红军主力决战,反而被红军打得晕头转向,“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敌西集团军总司令陈铭枢不得不哀叹“国军处处黑暗,红军处处明亮”。追到兴国的国民党蒋、蔡第一军团和陈诚纵队,早已疲惫不堪,也停止不前了。
8月底9月初,国民党广东军阀陈济棠、广西军阀李宗仁乘蒋介石集中精力“围剿”江西中央苏区之机,通电反蒋,9月1日出兵湖南。“围剿”毫无成绩而又腹背受敌的蒋介石,抓住这个下台的阶梯,决定从赣南苏区退却。9月4日,何应钦奉蒋之命,作出各路“进剿”军撤退部署:
蒋鼎文第四军团在蔡廷锴第一军团掩护下,从兴国、泰和撤往吉安;随后蔡廷锴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也撤往吉安,留第五十二师驻守兴国县城;孙连仲第二军团退驻宁都地区;
第一路进击军第八师残部、第二十四师及第二十三师,由宁都黄陂、头陂地区撤向广昌。
国民党军全线退却的情报,很快为红一方面军侦悉。毛泽东、朱德当即指挥部队乘胜追歼。9月7日凌晨5时,黄公略军长指挥红三军在肖克率领的独立第五师配合下,首先在兴国与泰和交界处的老营盘堵住往泰和沙村退却的敌蒋鼎文第九师,全歼其独立旅3个团。因红三军实际上只有3个团兵力,难以歼灭蒋鼎文的另两个旅。黄公略只得命令部队退回兴国茶园岗休整,留下小部队在老营盘牵制敌军。
同日下午,高兴战斗打响。红一方面军总部原计划以红三军团、红四军和红十二军三十五师、红三十五军在高兴圩围歼蒋鼎文第九师。不料第九师已撤至老营盘,敌蔡廷锴指挥的第一军团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以及第七十八师两个团却赶来了,总兵力达5万余人。中午时分,红四军按计划迂回高兴西北面的长迳口村时,突然和从崇贤撤来的敌军第六十一师遭遇。敌先抢占几个山头阵地。红四军勇猛冲锋,夺回三个山头。但敌人依仗优势火力,顽强抵抗。红四军与敌六十一师在竹篙山下从7日下午打到8日下午,有两个师的子弹全部打完,战士们与敌人展开肉搏,红十一师师长曾士峨壮烈牺牲。红三军团负责攻打高兴圩,7日下午,彭德怀、滕代远指挥部队从高兴河东岸发起进攻。占据高兴圩的是敌第六十师和第七十八师的两个团。敌人以一个旅兵力扼守着高兴河上的大石桥。河里正涨洪水,不能徒涉,红三军团直至7日晚才攻占大石桥,8日晨猛攻至高兴圩外200米处。当日下午,红军又突破守敌阵地,冲进高兴圩内。敌六十师师长沈光汉率部向兴国县城溃退。敌第一军团总指挥蔡廷锴率残兵据守在几座大房子内。此时,红三军团也已打得精疲力竭,弹药供应不上,无力歼灭圩内残敌。傍晚,敌六十一师突破红四军阵地靠近高兴圩,逃向兴国城的敌六十师也回头杀来。红三军团两面受敌,遂退出战斗,撤往茶园岗。红四军也撤往均村一带。
高兴战斗打成对峙,敌我双方均伤亡重大,主要原因是敌情变化,红军兵力不集中所致。战斗结束后,遭到重创的敌蔡廷锴部经兴国改向赣州撤退。敌蒋鼎文第九师残部在韩德勤第五十二师掩护下,也从老营盘退回,改为经崇贤向吉安撤退。9月14日晚,蒋师逃至张家背.韩师逃至方石岭下白石村。
红一方面军从高兴圩撤出战斗后,经短暂整理,立即追击蒋、韩两师至崇贤。14日晚,红军兵分三路将敌人分割包围,抢占了方石岭。15日清晨,红军从方石岭山上向山谷白石村的韩德勤师猛冲。敌人猝不及防,乱成一团,死伤惨重,及至中午就被全歼,全师无一漏网,敌师长韩德勤被俘,但他化装成伙夫领取红军发放的路费后逃走了。蒋鼎文第九师也在张家背村被红三军截住1个炮团和1个辎重营,很快被消灭。蒋鼎文率残部逃向东固。战斗结束后,红三军移至东固六渡坳时,遭两架敌机扫射,黄公略军长不顾危险指挥部队疏散,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9月20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和红军各部转移至兴国鼎龙水头庄及附近地区。9月21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发布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战报:“总计这期战争,由7月1号……到现在共有80天时间。在这时期中,我红军打了4次大仗,每仗皆胜,共打溃白军7个师,消灭白军17团,捉到白军官兵15000多人,被我们打死打伤的约6000以上,缴到步枪13000多支,水、旱机枪170余杆,手、花机关枪120多支,迫击炮55门,无线电机6架,子弹250万发,骡马约500匹,其余军队用的东西无数”。“我们各独立师配合各县区与各县苏的武装,在这80天中,每天都有和敌军接触,约共缴到白军枪支一千七、八百支.俘虏约3000人”。
9月23日,毛泽东、朱德等在水头庄发布《入闽命令第1号》,指挥红军主力离开兴国,东入瑞金、石城、长汀、会昌地区。
(市委党史办供稿,胡日旺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