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客家新闻网 > 专题 > 专题栏目 > 党史百讲

【党史百讲】第二十九讲 红军千里回师赣南

2012-10-18 09:57    来源: 中国赣州网
关注客家新闻网

  上一讲曾经说到,红军领导层虽然预计到国民党军将要对中央苏区和红军发动第三次军事“围剿”,但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让红军有些措手不及。蒋介石1931年7月1日下达向赣南苏区进攻令时,红军还分散在闽北地区筹款。

  这次反“围剿”战争的形势比前两次要严峻得多。这次“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兵力为30万人,是红军力量的10倍,而且是由国民党海陆空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亲自指挥杀奔而来;“围剿”军主力都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兵员充足,装备精良。而红军经过前两次反“围剿”战争的消耗,兵力只有3万人左右,而且有相当部分是刚补充到部队的新兵,还来不及训练。红军当时没有外援,没有自己的兵工厂,武器弹药只能靠缴获来补充,面临的困难不小!

  为了打破敌人的第三次“围剿”,毛泽东、朱德等合计,红军只有收缩兵力,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利用苏区广大人民群众对红军的热爱和支持的有利条件,与“进剿”敌军周旋,在运动中抓住有利战机进行反攻,消灭敌人,打破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为此, 1931年7月10日前后,在闽西北分散筹款的红一方面军主力,按照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的部署撤离工作区域,冒着炎热酷暑,实行战略退却,千里回师赣南。7月14日,部队经石城退至瑞金壬田寨。毛泽东在此主持召集各军首长开会,确定退却终点选定在兴国和于北苏区。7月22日,红一方面军总部率红三军团、红四军、红十二军抵达于北的银坑、桥头地区,与原在瑞金、于都活动的红三十五军和红三军会合。从湘赣苏区渡江东来的红七军、红二十军也到达桥头,与红一方面军主力会合。红七军是由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率领由广西千里转战于1931年2月进入江西苏区的。到达崇义后,根据红七军前委的决定,前委书记邓小平赴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红七军所部五十五团、五十七团分别由张云逸、李明瑞率领,于同年4月上旬在永新的天河重新会合。红七军到兴国后,编入红三军团建制,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因参加富田事变,进行“反毛(泽东)”活动并一度脱离红一方面军领导的红二十军,则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由中央军委在于北平安寨宣布撤销了红二十军番号,将其人枪编入红七军。

  这时,敌“进剿”军主力、蒋介石嫡系罗卓英第十一师和陈诚第十四师,骄妄冒进,22日从宁都分两路出发,一路经青塘进至古龙冈,一路经油树坪进至赖村,妄图从桥头和平安寨夹击红军主力。红一方面军总部24日午后1时在银坑牛角塘发布命令,决定25日在葛坳地区聚歼由赖村向平安前进的敌陈诚第十四师。一切布置妥当,专等敌人进入伏击圈。不料陈诚忽接电令率兵转向东固、富田,逃脱了被歼命运。毛泽东、朱德按原计划,指挥部队继续向兴国退却,7月底抵达兴国高兴圩地区,与项英、任弼时等率领的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机关会合。

  红一方面军总部在高兴圩得悉各路敌军正向兴国急进,其右侧后富田、陂头以东后方联络线防守较为薄弱。毛泽东主持召开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和苏区中央局会议,确定了反攻作战的第一个方针,即“由兴国经万安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向敌之后方联络线上横扫过去,让敌人主力深入赣南根据地置于无用之地,定此为作战之第一阶段,及敌回头北向,必甚疲劳,乘隙打其可打者,为第二阶段”。7月31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高兴圩发布《准备攻击富田、新安的命令》。红军各部依令隐蔽向富田出击。8月1日晚,部队进至泰和沙村、固陂一带,忽然发现敌第十一、第十四两师已先到富田,正在抢修工事。敌情骤变,毛泽东经慎密考虑,毅然决定改变原定作战方针,命令部队连夜秘密返回兴国高兴圩隐蔽。

  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随即在高兴圩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此时,红军已处于敌军三面包围的窘境:高兴南面30里的兴国城、东面30里的崇贤圩以及以北的泰和沙村都被敌占领。红军三面受敌,仅剩高兴地区方圆几十里可供集结,西面又是赣江,形势十分险恶。毛泽东仔细分析了敌情,发现东面的江背洞赵观涛第六师与崇贤蔡廷锴第一军团之间40里地,有一个空隙。于是,断然决定采取“由西向东、中间突破、袭击后方”的方针。8月5日晚,毛泽东、朱德等率全方面军3万余人,冒着倾盆大雨摸黑从高兴出发,悄然行进,一夜间穿越两地敌军40里间隙地带,拂晓时转移到莲塘附近山头隐蔽休息。这是一着险棋,后来军事学家在研究这段历史时,还为红军感到后怕。

  8月6日上午,驻在良村的敌四十七师谭子钧旅,奉敌第三路进击军总指挥上官云相命令,向莲塘进犯,在“十万洲”峡谷受到游击队和红三军团第一师阻击。当日下午,红一方面军总部决定首先歼灭该旅,再乘胜向良村追击。夜晚,红军将谭旅严密包围。7日拂晓,担任正面攻击的红三军团向被围之敌发起猛攻。上午9时,莲塘战斗胜利结束,全歼该旅敌军,旅长谭子钧被红军击毙。

  胜利后的红军来不及全面打扫战场,乘胜向莲塘以北30里的良村追击,先在莲塘与良村间的大坳击溃敌四十七师张銮诏旅。午后,红军将良村圩包围,发起进攻。圩内的敌五十四师师部及两个旅仓促而慌乱地进行抵抗,被红军消灭两个多团又两个师的辎重队。此时,敌第三路进击军总指挥上官云相和敌五十四师师长郝梦龄,惧怕被红军围歼,急忙率残兵先行逃奔龙冈、白沙。

  莲塘、良村战斗,红军在一天内共歼敌两个多旅,俘敌3500多人,毙伤敌1000人以上,敌五十四师副师长魏巍威、参谋长刘家祺及两名旅长也被击毙,缴获各种枪3000余支、迫击炮14门、子弹30余万发。战斗中,红军也伤860人,亡250余人。红三军团主力第一师师长李实行也在战斗中负重伤牺牲。

  莲塘、良村战斗结束的第2天,红一方面军总部原计划乘胜进攻逃往永丰龙冈的残敌,且已发布命令。后发现龙冈之敌已增加到9个团,附近敌5个师也可快速朝红军合围过来,而敌毛炳文第八师已缩回宁都黄陂,孤守据点。毛泽东、朱德遂于8日决定放弃攻击龙冈计划,只派红三军佯攻龙冈吸引、迷惑敌人,主力连夜转旗向东奔袭黄陂。11日晨,红军主力进抵黄陂。总部命令红四军、红十二军担任主攻,红三军团和红七军迂回黄陂东面断敌退路,当日中午,红四军和红十二军冒着大雨向黄陂圩守敌发起猛烈进攻,一举突入圩内,正在集合的敌两个团全被俘虏。午后3时,敌师长毛炳文连机密文件也来不及收拾,率残敌4个团仓惶向洛口、宁都方向溃逃。红军追击20多里才收兵。这一仗,共歼敌约4个团,俘敌4000余人(内两名团长),毙敌1000余人,缴枪3000余支。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前三仗的胜利。

  (市委党史办供稿,胡日旺执笔)

 

[责任编辑: 王宗]
推荐新闻

 视觉

    版权说明 赣州市融媒体中心 市民服务投诉热线:0797-812208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 ICP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2023016447号 
    赣州市融媒体中心 WWW.NEWS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