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位于赣县区城北新区的上庙保障性住房项目,看到施工现场一片紧张忙碌,建设者们争分夺秒抢抓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程。
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建设乐章,旋挖机在空中挥动着巨臂,大型运输车在基坑便道上来回穿梭,钢筋工熟练地绑扎着钢筋……建设者们在岗位上各司其职,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上庙保障性住房项目是去年11月8日开工的,目前正处于桩基础阶段,地下室土方大开挖已完成80%,桩基础浇筑已完成80%,我们利用年前晴好天气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施工方湖南新园建设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廖维说。
据了解,上庙保障性住房项目是赣县区为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规划建设的一个新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项目用地面积20596.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237.89平方米,共6栋348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记者一路走一路看,一座由大石块堆积而成的“山”映入眼帘。这引起记者的好奇,赶紧走近前看个究竟。“这是用来进行静载检测实验的设备,目的是检测桩基的承载力,它由300块巨石堆积而成,重达700吨。”廖维说,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安全第一。桩基承载着整栋建筑物,它的承载能力评估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
在旁边施工的专业打桩工人黄海峰来自新余市。他说:“我来赣州工作已有10多年了,早已融入赣州了。”他边工作边说,桩基施工关乎建筑物的稳固性,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因此他将严守操作规则,打好、浇筑好每根桩基。
采访中,记者问工人们过年会不会想回家,他们的回答出奇一致,这种情况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习惯了,为了早日建成保障性住房,他们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
“上庙保障性住房项目是按照国家‘好房子’标准来建设的。”采访中,赣县区住房保障安置服务中心主任曾晖告诉记者。“好房子”关键要绿色、低碳、智能、安全,让人民群众住得健康、便捷。此外,“好房子”还要以人为本,小区环境、户型设计、配套设施等要与居住群体需求特点相适应。目前,赣县区正瞄准这一目标要求,把上庙保障性住房项目打造成生态宜居、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让更多市民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生活空间,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艳阳下,记者凝望着上庙保障性住房项目这片沸腾的工地,仿佛看到不久后一座座“好房子”拔地而起,喜圆“安居梦”的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记者刘庆元 通讯员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