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 >> 要闻

文化中国行——我的“非遗客家年”|热闹“村晚”年味浓

来源: 赣南日报
2025-01-28 08:54

  锣鼓响,欢歌唱。随着春节来临,会昌县小密乡年味愈浓。1月25日,在会昌县小密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场以“巳巳如意 生生不息”为主题的“村晚”火热开演。

  在开场舞《欢聚一堂》欢快的舞步和激昂的歌声中,小密“村晚”正式拉开序幕。随后,歌曲演唱《风吹麦浪》《牵丝戏》、诗歌朗诵《月光下的中国》、舞蹈表演《新年快乐》《戏文说》、串烧表演《年味》、葫芦丝演奏《映山红》、体操表演《中医八段锦》、广场舞《红红火火2025》等20多个精彩节目陆续登场,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烈掌声。

  众多节目里,当地机关干部创作的小品《彩礼风波》格外吸睛。舞台布置成农家小院场景,桌椅、农具等道具一应俱全。小品围绕男女双方因彩礼陷入僵持,男方凭借真诚和担当,最终打动女方父母,化解矛盾并促成美好姻缘的故事展开。小品情节贴近生活、趣味性十足,更是将移风易俗的新理念和文明新风吹到乡亲们心坎上。

  节目内容接地气,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连舞台两旁也站满了观众,离舞台远的乡亲更是高高举起手机,用镜头记录着每一处精彩内容。

  “为让这次演出呈现出最佳效果,我们提前几个星期就开始排练。今天站在舞台上,看到台下父老乡亲热情洋溢的笑脸,听到此起彼伏的掌声,我心里别提多高兴。”小密乡半迳村表演者贺晨曦激动地说。据了解,整场晚会节目均由当地干部群众自导自排,100余名干部群众参加演出,节目内容丰富多样,融合了流行元素与乡村特色,为群众提供了一场精彩的春节文化盛宴,充分展现了小密乡和美乡村新面貌、当地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乡村农民幸福新生活。

  “为让节目更具本地特色,我们融入了本地特色农产品,比如富硒大米、柠檬橙、富硒土鸡蛋等,还加入了一些本地方言。”小密乡政府干部曾山东一边整理演出服装,一边介绍。“村晚”现场,除了精彩的节目表演,小密乡还表彰了全乡“优秀网格员”“最美移风易俗家庭”。

  “‘村晚’大餐很丰盛,每个节目都能看出大家的用心,看到熟悉的乡亲们在舞台上表演很激动,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热闹又喜庆。”小密乡居民赖素红满是笑意地称赞道。

  一场“村晚”,不仅增进了感情,凝聚了乡情,让大家走得更近、关系更亲,也为小密乡增添了更多的年味。(记者刘水莲 特约记者刘兆春)

[责任编辑: 高忠媛]
客家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