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南县,哭嫁是客家妹子出嫁时,为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表达手足情深的一种民间习俗。这种习俗在当地已经传承数百年。
本期有声海报,让我们一起走进定南客家哭嫁习俗。
按定南传统习俗,客家女在出嫁前,有七天以上的“哭嫁期”。出嫁之日,新娘穿着红衣绣鞋,由亲舅或族中多子多孙的有福长者牵着出闺门进厅堂拜别父母,并与父母相拥号哭。此时,新娘边哭边唱“哭嫁歌”,父母会叮嘱新娘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勤劳耕作。新娘上轿前,送嫁的亲戚,不论贫富贵贱,都要给新娘上轿钱。
“哭嫁歌”的歌词一般以四句七言打油诗为主,运用比喻、双关、直叙、对比、夸张等手法,内容通俗易懂。唱腔以哀愁的哭腔为曲,用定南客家方言唱出,声情并茂。
2010年,定南客家哭嫁习俗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设计制作:李喆、邱晓玲、廖锐
策划:刘君、彭惠
出品:赣州市融媒体中心、赣州市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