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 >> 客家风情

有声海报丨觅·赣南非遗之韵(36)大余南安板鸭制作技艺

来源: 客家新闻网
2023-08-08 10:13

  南安板鸭始产于明万历年间,因出产地在南安府(现大余县)而得名。南安板鸭肥瘦肉分明,尾油丰满而不外溢,具有皮酥、肉嫩、色香、味甘、不腻、咸淡相宜的特性,被誉为“腊中之王”。

  本期有声海报,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余南安板鸭制作技艺。

  南安板鸭选取大余特产大粒麻鸭和大余白鸭为原料,经独特的加工工艺腌制而成。

  最初的加工方法是将鸭子宰杀后用粗盐腌泡,用阳光自然晒干即成,俗称“泡腌”。当地人在“泡腌”的色、香、味、形上不断摸索,改进加工方法,形成了选料—育肥—宰杀—人工脱毛—剖膛取内脏及去外五件—盐腌制—漂洗—定型—露晒—整形—包装的加工工艺。经传统工艺加工制作的“泡腌”,鸭体扁平,“泡腌”由此变名为“板鸭”。

  2010年,大余南安板鸭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设计制作:邱晓玲、廖锐、高忠媛

  策划:刘君、彭惠

  出品:赣州市融媒体中心、赣州市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 高忠媛]
客家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