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在赣南

1951年8月21日,《大众报》关于访问团的报道。 (资料图)
赣南是一片光荣的红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南苏区是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33.1万名赣南子弟参加红军,60万人直接支前参战,33.8万人为革命牺牲,留有姓名的革命烈士10.82万余人。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和毛泽东主席特别牵挂革命老区人民,准备组建访问团,慰问包括烈(军)属在内的老根据地人民群众。
1951年8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派出以内务部部长谢觉哉为团长的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到江西慰问老区人民。中共江西省委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访问团的工作,8月11日作出《关于老根据地访问工作的指示》,对开展访问工作的意义、范围、工作步骤和方法做出了具体部署。8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根据省委的要求和部署,发出《关于配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工作的决定》。从8月16日起,访问团分赴全省各地开展访问、慰问活动。
8月17日下午4时30分,访问团抵达赣州市(原县级赣州市,今章贡区,下同),开启了为期20余天的访问和慰问活动。当访问团汽车驶入汽车站时,在此迎候的500余名各届代表热烈欢呼:“毛主席万岁!”“感谢人民政府对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关怀!”少儿队代表向团长谢觉哉敬献鲜花。接着,访问团随着腰鼓队和各界代表在欢呼声和爆竹声中进入赣州市区。全市到处张旗结彩,近4万名群众冒雨涌向街道两旁,向访问团欢呼、歌唱和招手。访问团全体人员非常激动地向人民群众招手致意。
8月18日下午3时,欢迎大会在赣州市体育场举行,近5万名群众参加大会。中共赣州地委副书记刘建华、赣州专署副专员夏骏青和赣州市副市长董岱三出席大会,代表赣南老区人民向访问团致敬,表示将用更大努力,响应政府一切号召,参加各种运动和工作,以发扬老根据地的革命传统,争取更大的光荣。
当谢觉哉起立讲话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谢觉哉说:“毛主席领导红军北上抗日时,曾告诉老革命根据地的人民说,我们的血不会白流,人民的红军队伍一定要回来的。如今这个话完全应验了。今天的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赶走了帝国主义势力,几千年来压迫农民的封建统治一去不复返了。”他特别指出,今天我们的国家,能够得到这样的胜利和强大,是与毛主席英明领导革命,老革命根据地人民流血牺牲坚持斗争分不开的。毛主席和全国人民非常关心老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和烈(军)属及其子弟。慰问以后还要邀请老革命根据地代表到北京参加今年的国庆大典,看看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新气象。这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鼓掌声和欢呼声。接着,各界代表向访问团献旗和献花,少儿队员代表向谢觉哉献戴红领巾。访问团向广大群众赠送了毛泽东相片、像章、《中央人民政府致老根据地人民信》,以及毛泽东“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的题词。
随后,访问团所属第一、二、三、四分队先后出发前往赣南各地进行慰问。访问团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热烈迎接,人人奔走相告,“毛主席来看我们了!”唱起欢快的山歌:“哎呀来,凤仙开花红批批,中央同志辛苦哩,访问烈属和军属,同志哥,光荣来自毛主席……”瑞金军属杨妈妈,得知访问团要来,在家门口摆好茶桌以作迎接,一顿饭放碗三次到门口探望,一见到访问团的同志,高兴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久才说:“我分得了土地、衣服、被子和蚊帐,我舍不得穿掉用掉,要留下以后看看,表示我想念毛主席。”信丰一位老人流着泪激动地说:“我活了80多年,才看了这次电影,这是沾了毛主席、访问团的光。”大埠乡村民汤诗麟急切地拉着访问团同志的手说道:“我们都很好,毛主席他们忙,身体一定受累了!”有医好了疾病的群众说:“毛主席还关心我们的疾病,比爷娘还好。”上犹县的群众代表说:“过去历年都是在春夏二季闹起普遍严重的饥荒,今年这种饥荒现象没有了。我们的生活今后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一天一天的会更加好起来,再也没有吃苦菜、吃竹篙薯的日子了。”其间,谢觉哉等同志在瑞金走访了沙洲坝和叶坪,祭扫了瑞金革命烈士纪念塔,瞻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访问了红军烈士杨金鸿69岁的老母亲,慰问了省烈军属、农业劳模刘来娣。
9月8日,访问团离开瑞金,经宁都、南昌返回北京。访问团离开瑞金前,瑞金人民派代表带着锦旗、书信和土产交给访问团,要求转交给毛泽东。他们在信上一致表示: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要在支前、剿匪、土改、抗美援朝、增产捐献等各项运动中起模范作用。
访问团在20余天的时间里遍访赣南各地。通过召开烈(军)工属代表会、座谈会、乡或村群众大会、机关干部会等形式,访问团传达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对赣南老区的关怀,深入地了解赣南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开展重点救济,邀请47名老根据地人民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节典礼,并同省、市、县的同志就如何发挥赣南革命老区的作用、实行优惠政策、抓好优抚工作和发展经济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落实。据有关统计,到1952年底,赣南确定重点扶持乡147个,发放烈(军)属、荣军、革命群众生产补助与救济款137.11亿多元(旧币)、米1196.71万斤;开办2所烈士子弟学校,接收贫苦烈军属子弟1000多名;兴建10.42万座大小水利工程,保障了334.22万亩农田灌溉,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
访问团赣南之行是赣南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极大地振奋了赣南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精气神,进一步激发了赣南人民进行工农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新中国成立之初赣南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李春媚 谢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