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客家新闻网 > 红色之旅 > 红色记忆

黄思珍:英勇作战的钢铁战士

2022-06-27 20:22    来源: 赣南日报-客家新闻网

  他从小就参加了儿童团,及时向红军和苏维埃政府报告情况,被群众称赞“有胆略”“有出息”;他参加红军后,智勇双全,多次负伤坚守战斗一线,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战斗员和指挥员;他率先垂范,一心为民,不怕牺牲,用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践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他就是宁都籍革命烈士黄思珍。

  黄思珍,1914年6月生于宁都县竹笮乡九塘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受生活的困苦,受尽了地主的打骂与凌辱。1930年2月,红四军第四纵队分兵宁都,帮助宁都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积极开展打土豪分浮财斗争。在革命斗争的影响下,黄思珍积极参加儿童团,白天查路条,晚上监视豪绅地主的活动,及时向红军报告地主的劣行,提供地主武装活动的情报,使红军击溃了地主武装,并将没收地主的粮食、衣物分给贫苦农民群众。村里群众都说,“黄思珍有胆略,将来有出息”。

  不久,红军到其他地方执行任务,地主趁机将黄思珍吊在树上,用皮鞭抽打了一夜,但他始终未向敌人屈服。1932年4月,黄思珍在本村红军黄思沛的动员下,毅然加入红军。他不怕牺牲,奋勇杀敌。8月,黄思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争,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1934年10月,黄思珍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思珍随彭雪枫转战豫、皖、苏地区抗击日寇。一次战斗中,黄思珍的嘴巴被敌人的子弹击穿,击掉了几颗牙齿。部队安排黄思珍到老乡家里养伤,由于嘴巴化脓发烧,黄思珍昏迷不醒,生命垂危。是房东大嫂挤下自己的乳汁喂养他,在老乡的精心照料下,黄思珍才逐渐康复。黄思珍很快就要求重返前线,刚开始分配在后方医院工作,不久调新四军第一师工作,先后任第一分区管理科长、特务团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特务营长、特务团参谋长、炮兵团参谋长、第九十六团参谋长等职。

  1946年夏,黄思珍在苏中“七战七捷”的横圩阻击战中负伤。11月,苏中南线海安附近有1万余伤病员、地方干部和老百姓要转移到北线的盐城台北、东台两县。这时,黄思珍的伤口还未痊愈,他不顾伤病毅然接受上级交给的转移任务。只靠临江搭建的一座浮桥转移成千上万人,敌机不断地在头上盘旋轰炸,敌人的枪炮封锁了扬运河,形势十分危急。黄思珍当机立断,指挥伤病员、妇女、小孩先过河。最后轮到黄思珍过河时,由于战马的负荷太重,浮桥被压垮。他不顾伤口还在发炎流血,与剩余人员泅水过河。这次转移,人员和物资没有半点损失。

  后来,黄思珍调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炮兵团参谋长。为了有效打击敌人和减少弹药消耗,他不怕吃苦,不避艰险,同战士们一起扛、一起抬,将平射炮尽量靠近敌人工事,缩短射程,用炮筒直接对着敌人工事或火力点瞄准,做到弹无虚发,百发百中。第十一纵队共有三个旅,但只有一个炮兵团,每次打攻坚战时都要大炮配合,所以炮兵团的作战任务异常繁重。黄思珍深知炮弹来之不易,反复教育全团战士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大炮,保证随时“打得出,打得准”。在李堡战斗中,黄思珍亲临阵地指挥炮兵团将敌人碉堡摧毁。战斗胜利后,一清查共消耗了16发炮弹,超过了规定的指标。黄思珍感到很内疚,觉得对不起死去的战友,因为炮弹是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诚恳地向领导作了检讨,带领炮兵团苦练射击技术,提高射击的准确性,很快使全兵团的炮手都做到了不用仪器,靠目测就能弹无虚发。

  1948年5月,蒋介石命令黄百韬和张雪中从南京两线对苏中、苏北人民解放军进行夹击,企图解除东沪和徐州一线的威胁。华野第二纵、十一纵、十二纵队秘密集结于盐城以南伍估、便仓、大团等地,准备打击南线黄百韬兵团,同时阻击北线敌人南进。8月23日晚,时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二旅第九十六团参谋长的黄思珍,指挥和参加了在江苏盐城以南伍估、便仓一线截击黄百韬兵团的战斗。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24日,形成了“我包敌、敌又包我”的错综局面。这时,黄思珍得知敌方一个连进入便仓的消息。黄昏时分,他带领侦察班前去侦察,遭遇敌军机枪扫射。黄思珍手臂和腿部不幸连中三弹,不能走动,跌入敌军战壕。第二天凌晨,身负重伤的黄思珍落入敌手,惨遭杀害,时年34岁。

  第十一纵队政治委员姬鹏飞得知黄思珍不幸牺牲的消息后,命令部队一定要把黄思珍的遗体找到。找到遗体后,人们发现黄思珍被敌人戳了13刀,牙齿全部被打掉。从这些伤痕可以看出,即便敌人用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他,也没有使这位从宁都走出来的老红军、忠贞的共产党员屈服,只得将他活埋。黄思珍被安葬在江苏盐城台北县南阳镇公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迁葬在盐城大丰烈士陵园。(曾春生)

[责任编辑: 彭璐]
推荐新闻

 视觉

    版权说明 赣州市融媒体中心 市民服务投诉热线:0797-812208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 ICP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2023016447号 
    赣州市融媒体中心 WWW.NEWS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