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家的“光荣烈属”牌
白底红字的“光荣烈属”牌。
在南康区坪市乡小安村村民老刘家中,珍藏着一块白底红字的“光荣烈属”牌。这块搪瓷材质的牌子后面,有一个关于他爷爷刘贤本的红色故事。
坪市乡是一个红色基因厚重的地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人口才几千人,却涌现出了有据可查的革命烈士61名,小安村的刘贤本就是其中之一。生于1902年的刘贤本,22岁时考入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校期间,由于受南康早期共产党人朱由铿影响,他积极参加学生的进步运动。1927年底,由于赣州城的党组织接连遭到破坏,白色恐怖愈演愈烈,刘贤本等人便投奔井冈山的工农红军,后来还参加了攻打遂川、宁冈县城的战斗。
1929年初,红军主力撤离井冈山转战赣南时,已是共产党员的刘贤本被组织派遣回乡,秘密从事地下工作。他以坪市为中心,深入邻县遂川、万安、上犹的偏远山区,向穷苦百姓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火种,迅速发展了一大批追随者,仅小安本村就有二十余名,建立起一支名为“坪市暴动队”的革命队伍,并担任队长。
1930年冬,刘贤本从上犹社溪暗中潜回家中,不幸被反动地主发现。当天晚上,刘贤本正在洗澡,外面突然响起狗吠,他顿感情况不妙,连忙叫门外的妻子拿过枪来。谁知话音刚落,一伙民团就破门而入,十几杆抢直指着他。见此情景,刘贤本不慌不忙地说:“要抓,也要等我穿好衣服来!”随后,民团把刘贤本捆绑带走,关押在附近一户地主家里,并对其威逼利诱,无果。于是次日清晨,气急败坏的民团就把刘贤本押往坪市圩,杀害在争志岭一棵大松树下……
1932年3月,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途经坪市,驻扎在白马塘、小陂、大路坪等村,他自己则住在红门楼的刘家祠堂。红军队伍来到坪市后,迅速开展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号召穷苦百姓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一时间,红门楼周边的古祠堂成为了红军举办夜校、教唱革命歌曲的聚集地。其间,红军还在大路坪老街圩坪上召开群众大会,公审枪毙了杀害刘贤本等革命者的民团凶手。
新中国成立后,刘贤本被评定为革命烈士,刘家门楣上挂起了醒目的“光荣烈属”牌。
现在,为了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当地政府正将红门楼刘家祠堂,打造成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明文化宣传的新场所。(邹杰勇 浏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