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客家新闻网 > 健康 > 健康资讯

治疗抑郁症 中医效果好

2022-05-16 00:04    来源: 赣南日报-客家新闻网

  治疗抑郁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心理医生,或抗抑郁的西药,治疗过程漫长,还存在易复发等不确定性。近日,抑郁症患者小芳赴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通过辨证治疗,病情好转。

  来自兴国县的小芳今年18岁,因父母离异自幼随体弱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缺乏关爱和引导,加上营养不良,小芳直到四五岁才会跟正常孩子一样学走路和说话。10岁那年,其奶奶在睡梦中离世,家中的叔叔伯伯姑姑等亲戚将奶奶的死归咎于年幼的她身上,小芳年幼脆弱的心理防线被压垮。

  虽然她又回到了父母身边,但由于心理创伤过大,母亲强势的性格和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的隔阂,日子过得并不好。从此,她变得精神淡漠,经常一个人默默流泪,晚上经常做噩梦。久而久之,她躯体也开始麻木,即使身体受伤感觉不到疼痛,鼻子几乎闻不到任何味道。初中毕业后就,独自远赴外地务工,与家人失去联系。

  半年前,小芳开始出现腹胀、二便不畅、水肿、贫血、肝脾肿大、低钾、失眠等不适症状,曾在省内外多家医院就诊、住院检查,还做过骨穿,均找不到明确病因,无法用药治疗。

  日前,经人推荐,前往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孙小勇博士求治。孙小勇博士在认真翻看完她所有检查单后,诊断小芳为抑郁症。

  在孙博士看来,每个抑郁症孩子的背后,其实都有一段不幸福的童年。这些有意无意的伤害或源自于父爱、母爱的缺失,或至亲的离去,或源于老师同学不太得当的语言侮辱、人身攻击等,也有源于学业过大的压力、个人情感受挫等。这些都属于中医情志内伤的范畴(其证型常见的有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胃郁热、肝阳上扰)等。

  孙小勇博士应用中医肝藏魂主寐理论(减少噩梦改善睡眠的理论依据,噩梦内容大多血腥恐怖不适详述);肝郁化火,肝克脾理论(泻肝实脾双管齐下改善患者厌食纳差症状,恢复食欲和味觉从而纠正因摄入不足导致的营养不良、贫血、低钾情况,为其进行了辨证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7天后复诊时,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与初诊时判若两人,复查的化验结果,各项指标基本正常,体重也增加了,人也漂亮了。小芳很是高兴,来时还特地带了一束向阳花为主的鲜花送给孙博士。

  孙小勇博士介绍,抑郁症绝非是简单的心理疾病。它属于中医学所述的七情内伤的范畴,也就是情志过极,比如过喜,过悲,过怒,过度忧思抑郁、恐惧等,往往还会造成躯体脏腑功能的损伤或失调,并且身体损伤和心理创伤之间会互相影响进入恶性循环。因此,治疗这类病症,必须要先解开这个死结。

  除了要进行心理疏导,还要用中药进行疏肝解郁、养心安神、舒肝和胃、泄火通便等。因为肝气条达,心情自然舒畅,二便通利,腹胀口苦便秘咽干,食道反流引起的食道烧灼感和声音嘶哑等各类奇奇怪怪的病症,躯体莫明其妙的疼痛等也自然能明显的缓解;清肝泻火,养心安神,晚上睡眠不再烦躁不安,不再噩梦连连,头晕、乏力、眼睛干涩、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症状自然而然也会消失。

  孙小勇博士表示,中医所述的脾为脾系统,并非脾脏,它的功能包含胃,小肠,胆囊,胰腺,大肠的部份功能,统管人体的食欲消化吸收转运统血等功能)。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普遍联系观,实事求是,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可以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各种病症有机统一,归类总结,把复杂的病症简单化,这就是中医治病的神奇独到之处。

  孙小勇博士提醒,抑郁症其实并不神秘也不可怕,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会经历这么一段灰色地带。如您正在遭遇这方面问题的困扰,请不要难过,不要气馁,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良好心态,笑对困难与挫折,必要时寻求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治疗,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约记者罗祥贵)

[责任编辑: 廖锐]
推荐新闻

 视觉

    版权说明 赣州市融媒体中心 市民服务投诉热线:0797-812208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 ICP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2023016447号 
    赣州市融媒体中心 WWW.NEWS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