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 >> 科教新闻

七秩弦歌砥砺奋进 启智润心铸魂育人——写在赣州三中建校七十周年之际

来源: 赣南日报
2024-10-01 08:51

  桃李芬芳呈异彩,杏坛七秩续华章。

  “峰山高,赣水长,千年宋城,伴我成长。虎岗梦,雄风壮,名师名校,给我力量……”伴随着激昂的赣州三中校歌《奋进的旗帜》歌声,我们走进环境优雅的赣州三中,教学楼、图书馆、孔子像、3D创客空间、校园广场、八角古亭,无不充满着现代气息。

  从1954年创建的江西省赣州高级中学,到今天的赣州三中,学校走过了70载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70年来,一代代赣州三中人牢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薪火相传,砥砺奋进,走出了一条具有赣州三中特色的教育创新发展之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赣南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6万余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出了一大批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叔子曾为学校题词:峰山苍苍,赣江泱泱;三中之风,山高水长。

  “经过70年的发展,目前赣州三中拥有青年路校区、赞贤路校区、阳明校区三个校区,现有115个教学班级,5420名学生,教职工421人,其中中学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200余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9人、骨干教师16人,赣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计200人。”赣州三中校长王玲介绍说,“学校早在1979年就被确定为江西省首批重点中学,目前正致力建设成为一所‘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国际接轨’高水平现代化中学。”

  薪火相传 英才辈出

  1954年,江西省赣州高级中学创建,它是赣州三中的前身,1958年秋易名为江西省赣州第三中学。历经赣州高级中学、赣州第三中学、赣州市田家炳中学、赣州市第三中学(青年路校区、赞贤路校区、阳明校区)等阶段。

  初心如磐,薪火相传。70年来,赣州三中校名虽几经更易,校址两度迁移,但赣州三中人“砥砺奋进,铸魂育人”的初心始终未变。一代代赣州三中人青蓝相继、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今,学校硬件设备不断完善。学校青年路校区、赞贤路校区共占地296.1亩,建有田家炳综合教学大楼与敏行楼、修德楼、图书馆、校史馆、学生公寓、排球馆、校园广场、八角古亭等。学校拥有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田径场,体育场地、健身器材齐全;图书馆、阅览室资料丰富;语言室、实验室设备齐全;建有现代化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各3个,计算机教室8个,标准化录播教室2个,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室)2个。

  播雨耕云,李艳桃秾。70年来,赣州三中矢志创新,形成了“勤勉求实,团结进取;勤教善导,为人师表;勤学多思,文明礼貌”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学校教学质量全市一流,英才辈出:全市唯一连续23年夺得全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全市获得最高级别荣誉的重点中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市考入清华北大学生最多的学校(近80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全市高中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奖人数最多、获奖层次最高的中学。

  学科奥赛方面,2018年共有12位学生获江西赛区全国一等奖,36位学生获江西赛区全国二等奖。2019年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市有六个省一等奖,赣州三中有两个,居全市第一。2019年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市有六个省一等奖,学校有两个。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校获国家二等奖两项、专项奖两项,居全市第一。

  七秩锦绣,桃李争春。

  学校走出了一大批杰出校友。这些杰出校友梦想从这里启航,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在学术界、文艺界、军政界、工商界等社会各界建功立业,谱写了人生的璀璨华章。

  特色办学 立德树人

  走进赣州三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步移景异;书声琅琅,生机盎然。

  学校践行“强身、修德、好学、敏行”之校训,坚持“理念站位有高度、制度管理有温度、品行教育有宽度、学习拓展有深度、爱生爱校有态度”办学理念,注重培养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构建起“立德树人、创新育人、全面育人”的质量培养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把强化思政课建设当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泛开展“百名党员教师讲思政”活动,加大思政教师培养力度,两名思政教师在职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教师沈海华被省委教育工委任命为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学校和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联合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传承红色文化。扎实做好“党史五融合”,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融入家校、融入服务、融入实践。各班利用历史课前3分钟开展“百年党史听我讲”活动,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于都行”重走长征路、兴国红色基地参观学习、清明缅怀先烈等方式,在体验红色历史中,感悟党的光辉历程。出台德育课程方案,聚焦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大德育格局。开展“震撼学生心灵”的系列德育活动,成人典礼、校园文化艺术节等60余项特色精品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始终立足红土地办学,开展“五红”培根铸魂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和校园文化,是全省首批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校。组建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教育团队,注重家校合作,举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学校建立40余种学生社团,30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活动中摘金夺银。

  ——坚持创新育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注重打造高效课堂。以精品课、示范课为抓手,通过课堂展示、磨课研课活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012年,赣州三中被评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成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近十年来,470余人次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种荣誉,240余名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省、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2023年赣三中、章贡区教育体育局体教融合(排球项目)校地合作签约仪式男女排球队对抗交流赛。赣三中(供图)

  ——坚持全面育人,落实“双减”政策。组建航模、科技制作等科技活动小组,各学科每学期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周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合作探究。开设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提升课后延时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近630名赣州三中学子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中,获省级一等奖以上奖项。学校女排获省级排球赛冠军34次,男篮“英东杯”夺冠10余次,男足“英东杯”六连冠;足球运动员被选入亚运会火炬手。

  同时,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师生、家长需求。完善两校区的校园建设规划,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对我校校园建设给予支持。青年路校区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增设图书馆、排球馆、学生宿舍,赞贤路校区扩建工程加快建设。

  励精图治 硕果累累

  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学校事业快速发展,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内涵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在学校管理上,赣州三中坚持党建引领,党建工作质量逐年提升。学校以“党建+”聚焦基层党建服务品牌建设。一是以“党建+教育教学”主题服务课堂。打造党员示范岗,精心谋划“双减”课程,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二是以“党建+家校联系”主题服务家长。开发家庭云网课助力育孩之路,同时以家访和校园接待日拓宽家校联系平台,构建家校联系桥梁。三是以“党建+学生成长”主题服务学生。策划组织了一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薪火行动”党员教师挂点班级,结对学生共促成长,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四是以“党建+教师培养”主题服务教师。共征集教师急难愁盼问题29个,切实为教职工办实事解难题,“青蓝结对”工程强师德铸师魂。五是以“党建+志愿服务”主题服务社会。党员教师深入社区,进行暑期防溺水宣传,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党员教师4个示范岗:创建党员教师课堂示范岗,争做引领学科教学模范;创建党员教师管理示范岗,争做引领教育管理模范;创建党员教师帮扶示范岗,争做引领学生成长模范;创建党员教师名师示范岗,争做引领教师发展模范。同时,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常态化组织师德师风宣讲,选树师德标兵,提振教师队伍的精气神,将师德考评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重要依据。目前,学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有100余人在全国、省、市级优质课教学评比和竞赛中获奖。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9个学科成为赣州市名学科,涌现出了刘博科、郭秋瑜、陈小珺、钟世红等4名正高级教师,培养了李俊、程玉娟、徐义辉等6名特级教师,以及游湧、罗章林、易少彬、叶晓华等一大批“四有”好老师。

  70年砥砺奋进,一代代赣州三中人接续奋斗,学校办学各项工作硕果累累,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赣州三中被授予全国、省市级荣誉称号近800项,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70年弦歌不辍,70年风华正茂。前辈们留下的足迹,传递着初心与信仰的力量。如今,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红色基因,已深深熔铸在赣州三中人的精神血脉。“赣州三中正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更加砥砺奋进,勇毅当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学校党委书记罗招荣说。(记者涂家福 通讯员易少彬 钟艳)

赣州三中大事记

(截至2023年12月)

  1954年

  8月,江西省赣州高级中学(又称省赣高中)在县级赣州市水东镇虎岗村开办。

  1958年

  学校更名江西省赣州第三中学(简称赣三中)。

  1960年

  1月,学校从虎岗迁至赣州青年路中段(原赣州二中校址)。

  1979年

  5月,学校被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是学校首次获国家部委表彰。

  1983年

  被教育部授予“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1996年

  省委宣传部、省教委联合授予学校“全省青年教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998年

  5月,学校获评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0年

  5月20日,学校升格为副县级事业单位。

  2004年

  1月18日,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赣州三中面向全市特招高中女排队员的通知》,学校开始面向全市特招高中女排队员。

  2005年

  6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校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生苗子基地”挂牌仪式。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在全国确定的第一个基地。

  10月18日,学校被评为江西省人民满意十大品牌中学

  2006年

  8月9日,学校接管赣州实验中学(原赣州十中)为学校南校区,开创“一校两区”(即青年路校区和赞贤路校区)新格局。

  2009年

  6月30日,在南昌召开的全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暨表彰大会”上,学校党总支被中共江西省委授予“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为全市教育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2011年

  4月,学校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

  学校被评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普通高中”(全省共12所)。

  2015年

  3月,学校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7年

  11月17日,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为赣州市唯一入选中学。

  12月19日,全省文明校园表彰会议在南昌召开,学校获评第一届“江西省文明校园”。

  2022年

  学校获江西省普通高中特色学校、 全省首批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校。

  2023年

  2月6日,学校被教育部等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责任编辑: 廖锐]
客家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