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 >> 科教新闻

一位老教师的心语

来源: 赣南日报
2024-09-10 09:14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作为一名曾在县乡中学辛勤耕耘37年且已退休24年的老教师,看到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楼林立,运动场、宿舍、餐厅等焕然一新;教学楼、实验楼、阶梯教室,室内运动场,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与当年第一个教师节时学校面貌相比,真不能同日而语了。看到国家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感到十分高兴。

  我1963年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老兵,我把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分享给立志教育事业的同行们,与大家共勉。

  要完成好教学任务,首先要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如果一个教师在学生中没有威望,就得不到学生的信任,你说的话就会是耳边风,你所付出的心血和劳动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教师的威望是怎么来的?不是吹出来的,靠的是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还有为人师表的端正品德以及较高的思想境界。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中的指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为人师表,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上的需求,不能帮学生释疑解惑,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位置的。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完成好教学任务,在工作实践中,我刻苦钻研业务,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博览相关杂志和参考书,广泛收集资料,虚心向同行们学习,特别注重知识更新,紧跟教改风向标,做到与时俱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我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摸索出一套面对后进生的教法,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这也是我所教班级在高考中经常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认真备好课,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最大效益。怎样才算备好课?我的理解是:不仅要备教材内容、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及关键点这些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必须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以及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创新方法,把握节奏,因材施教,兼顾好大多数,千万别把上课变成和尚念经,误人子弟。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听得懂,跟得上,有兴趣。备课要围绕以上目的来进行,因此方法、节奏、启迪思维就是重中之重了。1980年,在一次全县教学评比中,我的教案获“能力型最优教案奖”。在课堂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如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发展智力这个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我所教的学生成绩逐年提高,可以证明,这一举措是可行的、有效的。

  忠于职守,严于律己,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能光靠说教,更重要的是身教。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例如,我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自己每节课都做到提前几分钟到达教室门口等待,在学生的眼中从不留下“急匆匆小步快走的形象”;我要求学生不要无故旷课,自己从未旷过一节课;我要求学生学习要刻苦努力,自己首先做到备好每一节课,一丝不苟地上好每一节课;我要求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学,自己更是勤于辅导,为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我要求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进取,自己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我要求班干部、团干部要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为班集体多做奉献,自己在工作中也首先做到服从学校分配,不推卸责任。

  当班主任,就是要管理好一个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决学生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作为人民教师,要真正做到“爱生如子”。记得1983年我接手一个高三毕业班,有一个姓李的学生,经常打架斗殴。我细心观察,对他不讽刺、不挖苦、不训斥,并关心他、引导他、鼓励他,使他越来越亲近我,越来越听我的劝导,后来,他明显变好了,学习成绩也上去了。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各项改革纵深推进,作为人民教师,恪尽职守、为人师表、爱生如子,我认为这是永恒的准则。(曾继宋)

[责任编辑: 廖锐]
客家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