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大学“红医精神”团队围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红医精神”主题,前往红色故都瑞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在此次红色走读实践活动期间,南昌大学“红医精神”团队先后参观红色旧址、普及急救知识、开展问卷调查,深入当地医疗机构采访,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系列成果:改编、演唱公益歌曲;剪辑创作了公益短剧与音乐视频;撰写了红色走读调研报告;结合实践所见所闻,绘制了红色文创书签等。
活动期间,团队参观了一个个红色纪念馆、历史展览馆,汲取先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瞻仰前辈坚定信念,敢为人先的崇高品质,收获忠诚坚定,博爱仁善的精神养料,感受深刻,受益良多。
队员们参观红色卫生健康历史展览馆并聆听宣讲
在这个充盈红色精神的地方,团队队员们向市民普及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为市民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耐心解答市民疑问。
在当地现场模拟心肺复苏并科普急救与红医知识
实践活动期间,团队以2003年非典疫情歌曲《手牵手》为基础,通过深入挖掘歌曲背后的故事,结合红医救死扶伤,不畏难,不怕苦的精神,对歌词进行了改编,拍摄制作公益短剧,力求挖掘红医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录制棚,当所有声音汇聚在一起,那份力量与温暖瞬间穿透了每一个角落,仿佛让人再次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团结与希望。
团队在录音棚录制歌曲
以实践期间搜集的红医事迹与走读所学为灵感,与当地艺术团队合作,采用版画风格,设计制作了模范红医与红色地标为内容的系列红色书签。同时与新媒体融合,通过“扫码看视频”实现实体书签与网络视频的联动,画面生动展示了苏区时期模范红医的感人故事,细节刻画让人身临其境,沉浸式体悟红医精神。
实践期间,团队以医患关系为主题,深入医院近距离采访,观察调研,创作剧本,制作了短剧视频。该视频短剧通过一位医生接到母亲电话后的内心独白与回忆闪回,展现医生在面对复杂医患关系时的不易与坚持,同时也传递了社会对建立更加和谐医患关系的深切期盼。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大家将以实际行动,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红医精神”,真正成为红医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肖骁 熊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