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网微视】江西赣州:触摸地下8米的“城市良心”
江西赣州:触摸地下8米的“城市良心”
客家新闻网 实习生郭凯越 记者曾祥坚 江海

城市地下工程,被称为城市的“良心”。
在赣州,古有宋城“福寿沟”,防洪排涝护千年。今有地下综合管廊,输电供水助四方。
3月31日,记者前往赣州蓉江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控制中心,从一处隧道阶梯步行而下,到达地下8米处,只见管廊两侧多层支架上,电力、通信线缆及供水管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目前,供给周边小区与建筑工程的水电已通过该管廊进行运输。

蓉江新区蓉江一路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建在地下的城市市政设施“廊道”。它是将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布设在同一隧道空间内,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赣州蓉江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控制中心。
“在过去,城市管线布设,时常面临两难:架在空中,街道上方是难看的“蜘蛛网”;埋入地下,维修不便,还常常会因施工被挖断。”赣州蓉江新区地下综合管廊运维总监郭晓中介绍,如今,市政管线集中布设在地下管廊,利于及时维修和保护,有效解决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

蓉江新区蓉江一路地下综合管廊。
据介绍,蓉江新区蓉江一路管廊是赣州市开工建设的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起于黄金路,终于和谐大道,全长为5.08公里,总投资约5.8亿元。地下管廊采取电力舱和综合舱的双舱设计,电力舱布置220kv、110kv两种高压电缆,综合舱则布置了给水管、10kv电缆及电信、移动、联通等弱电管线。目前,该条管廊进入试运行阶段。

赣州蓉江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控制中心。
与此同时,管廊已建立完备的安全保障系统。赣州蓉江新区地下综合管廊运维总监郭晓中告诉记者,轨道机器人及巡检人员会对该管廊进行不间断巡查;地面的控制中心则24小时设有专人值守,负责对地下管廊进行全域监控、指挥调度,确保管廊安全稳定运行。

赣州蓉江新区城市路面。
按照规划,蓉江新区将构建包括蓉江一路在内,“两横五纵”的地下综合管廊体系。其中干线管廊2条(蓉江三路、赣南大道),直线管廊5条(蓉江一路、武陵大道、蓉江四路、蓉江五路、蓉江六路),总里程达到38公里,总投资达40亿元。“两横五纵”的管廊体系的建设,顺应了提升赣州城市功能品质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对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面貌、保障城市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